招生热线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由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介绍先秦口技
来源: | 作者:122 | 发布时间: 2020-10-20 | 198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虽然先秦时期的口技尚未成为独立的杂技节目,但作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技巧,从战国到秦朝已经极为流行,其盛行为口技在后来的杂技艺术中形成独立的表演形式奠定了基础。在这里,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将为大家简单地介绍先秦口技。

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

 

  春秋战国之际,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地主阶级兴起,各国诸侯争霸称雄、网罗人才,因而形成了一股养“士”之风。有一技之长者就能飞黄腾达,写一篇策论便可高登相位。这样一来,大大刺激了各行各业的人们刻苦上进的劲头,从而涌现出了大量的专门人才,诸如甲士、武士、方士、术士等。他们奔走于诸侯之间,坐食于领主之堂,被称为“食客”。在这些“食客”当中,还出现了善于表演杂技技艺的养士,其中口技就是有些养士擅长的杂技之一。

 

  当然,这时出现的口技,仅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技能,还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杂技节目进行演出,但它却是一种已经形成的技艺了。如有名的“鸡鸣叫关”和“吴广效狐”等口技故事,就反映了当时口技的盛行情况。

 

  战国时期,齐相国孟尝君家中养有近千名“食客”,其中不乏“鸡鸣狗盗”之徒。公元前298年,秦昭王将孟尝君软禁在秦国,并想趁机杀掉他。于是,孟尝君和他手下的一大群“食客”商定了一条脱身之策,即给秦王的宠姬行贿,让宠姬劝说秦王放掉孟尝君。当时宠姬极想得到稀世之宝“狐白裘”,但这件皮袍却已被孟尝君先行送给秦王了。孟尝君“食客”中的一人就在黑夜潜入秦宫将这件白裘偷了出来,献给了秦王的宠姬。在宠姬的劝说下,秦王果然放走了孟尝君。不料,秦王又翻悔,派人追赶孟尝君。孟尝君来到秦边境上的函谷关时正值半夜,按当地的规矩是在早晨鸡叫时才开关,但如果等到天亮,孟尝君就不可能脱身了。就在这时,他手下有一个会口技的“食客”灵机一动学起鸡叫来。这一叫,整个关卡上下的鸡全都跟着叫了起来,守关的秦兵以为天将亮了,就打开关门放行,孟尝君一行人始得全部脱险。

 

  “吴广效狐”的故事发生在秦末农民起义过程中。据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记载,陈胜、吴广在领导农民举行起义之初,为了坚定大家对陈胜的信任,利用群众的迷信思想大造舆论。他们先是暗地在帛上书写“陈胜王”3个字,并把它藏在鱼腹中,戍卒在剖鱼时发现这一帛书非常惊异。后来,他们又在深夜到附近丛祠中点上一堆火,吴广模仿狐狸的声音,以口技鸣叫,还发出了“大楚兴,陈胜王”的叫声。这种办法十分有效,为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的残暴统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专家指出,“吴广效狐”口技技艺的出现,反映出与后世杂技有关的口技技艺在秦代已十分流行了,说明这种技能已有了相当的成熟度和久远的历史。

 

  以上就是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对先秦口技的简单介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