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热线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杂技表演之叠置伎与形体技巧介绍
来源: | 作者:pmo290cb7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21 | 358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     身体技能是杂技表演艺术的基础。从杂技活动开始,人们的各种身体技能就成为他们不断丰富和系统的形态特征。隋、唐、五代时期,以身体技能为基础的特殊项目和计划取得了很大进展。其中,最突出的表演是倒立、翻筋斗和以“重叠表演者”为代表的面对面表演。

杂技表演
  
  “叠置伎”,又称“叠罗汉”。它是由3个以上的演员,通过各自的伏、卧、仰、倒、立、拉、撑、推、支等各种不同的动作和姿势,叠成多种多样的人体造型。而在所组成的不同花样中,通过人体的上下起伏和图形结构,可以看出巧妙的艺术构思。唐代的叠置伎,是杂技新崛起的代表作之一。近年来,考古工作者在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发现的石刻造像上,就有一幅唐代9人组成的集体叠置图,这幅石刻图共分为5层:最底一层3人,弓步承力;第二层2人,其中1人单足立于底座人的手上;第三层3人;第四、五层各1人。这幅叠罗汉图,形象异常生动,气氛给人以明快、热烈之感。前述目前保存于日本的唐代漆绘弹弓上有一部分图案就描绘了5人在做叠置表演时的情景。同一时期的古籍《信西古乐图》中,反映叠置的图像更为丰富,有“三童重立”、“四人重立”等形式,说明叠置伎已初步形成为一项独立的节目形式。
  
  与叠置伎盛行的同时,其他的形体技巧节目也成为演出中的主要内容。倒立,在隋唐五代时更具技巧性,主要包括3种形式:一是《信西古乐图》中所描绘的“柳肩倒立”。由2人表演,下面1人裸着上身,两手上举,另有1人着短衣,扶着下面人的双肩,一足微曲,拿起大顶。这种倒立动作应是在快速翻腾跌扑中完成的,而现代杂技表演节目中的“柳肩”这一术语,就是由唐代“柳肩倒立”中保留下来的。二是“柳格倒立”。亦见于《信西古乐图》中,由一力士头顶分叉双竿,而每一竿端均有一童在做倒立,这一形式对平衡的要求更为严格。三是“婆罗门伎”中的双手据地倒行。它有两个特征:双足凌空代手作舞,倒行往来于刀丛剑树之中。其表演的惊险场面,令人感叹。
  
  除了作为一项独立的表演内容,叠置伎的技巧也已应用到了一些高空的节目中,如女艺人石火胡的戴竿表演,她作为底座,气力超群,其竿上竟有叠置的5人在做《破阵乐》舞;唐人刘言史的《观绳伎》一诗,在描绘绳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时,有“高处绮罗香更切,重肩接立三四层”的诗句,说明叠置也与走绳结合了起来。而能在绳上“重肩接立三四层”是现今杂技中也罕见的技巧表演,更反映了唐时杂技表演技艺的精湛。
  
  跟斗,唐代也称“筋斗”。唐代诗人张祜诗中描写的洛阳大酺时顶竿上小儿跟斗绝技,不仅写出了这位少年演员演出的气氛,也反映出了跟斗技艺的表演已是杂技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主体内容。在《教坊记》一书的诸散乐家中,作者曾讲到了当时百戏散乐表演艺人中,有一位叫做大娘的善歌者,说他的哥哥裴承恩就是一个“筋斗”艺人。看来跟斗技艺也是教坊中的专科练习内容。
  
  在隋唐五代杂技艺术形式中,还有投狭(即过去的“冲狭”)、透飞梯等节目,这些都是汉魏六朝时期常见的表演形式。在这时,作为表现形体技巧的表演内容,仍时见于杂技活动中。
  
  在形体技巧节目中,还有一种被称作“瞋面”的表演。“瞋面”即传统节目“柔术”中的“圆宝顶”形式,它的表演方法是用手将脚朝后引上,扪(音mén)至头顶。而唐代的这种“圆宝顶”表演已达到不用手扪的程度。陈旸的《乐书》说:“唐有此戏,其状以手举足加颈上。……时刘吃陁(音tuò)奴能不用手,而足自加颈。”这种基本功,即使以现代杂技艺人的眼光来看,其水平也是极高的。
  
  关于叠置伎与形体技巧你现在了解了吗?关于杂技演出,如果你也比较喜欢,可以约小编聊聊。